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黑暗人性的10个坏消息

Jarrett 利维坦 2019-07-01



利维坦按:在《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Religion within the bounds of bare reason,1793)中,康德说,“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不知道遵循“心中道德律”的康德写下这话时候的具体心境如何。但我知道,所谓孩子“天真无邪”也无非是大人对于孩童的一种单方面假设,我反正是不相信的。看《狩猎》你会知道孩子不仅会撒谎,而且还能通过谎言来伤害成年人;看《伊甸湖》、《趣味游戏》你会知道人在对待同类时那种无缘无故的恶意;看“绫濑水泥杀人案”,你更会了解人性中那种深入骨髓的残忍与无情。


当然,我的观点很廉价,也希望有人能够说服我对于人性的悲观(预设)立场:凡事多往积极的一面看嘛。不过在我看来,似乎并不存在说服与否的问题,这更像是一个终极思考实验,不同的人在对待人性的善恶标准本就不同,因此道德实践的结果自然千差万别。



文/Christian Jarrett

译/Charlene

校对/凤梨

原文/aeon.co/ideas/the-bad-news-on-human-nature-in-10-findings-from-psychology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Charlene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利维坦立场



这个问题历久弥新——人类虽不够完美,但本质上是和蔼可亲、通情达理的,还是说我们内心深处生就不善,十分狭隘、懒惰、虚荣、报复心强又自私?这个问题只言片语无法讲清,每个人之间也千差万别,但基于种种证据,我们发现了10个人性中的黑暗和不光彩之处,这样的结果让人有些沮丧:


图源:Amigo



我们把少数族裔和弱势群体看得低人一等


某项脑部扫描研究就是这种公然的“去人性化”(dehumanisation)的显著例子(去人性化,是指认为对方不具备人性和理性等人类特质。简言之,不把对方当人看。——译者注)。该研究发现,一小群学生在看无家可归者或吸毒者的照片时,脑中与思考人类有关的神经活动较少,相比之下,如果照片里是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相关的神经活动则较活跃。另一项研究表明,反对阿拉伯裔移民的人倾向于认为阿拉伯人的进化程度低于平均水平。还有其他一些实例表明,年轻人不把老年人当人看;无论男女,都不把醉酒女人当人看。更重要的是,这种去人性化的倾向很早就存在了——年仅5岁的孩子就已经会将“群体外的面孔”(指来自不同城市的人或异性)看得低人一等,而对“群体内的面孔”则不会。

(digest.bps.org.uk/2006/11/10/seeing-others-as-less-than-human/)

(www.ncbi.nlm.nih.gov/pubmed/26121523)

(psycnet.apa.org/record/2017-08227-001)


图源:Amigo



我们四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幸灾乐祸了


这是2013年一项研究的发现。如果孩子觉得这个人活该受苦,那这种幸灾乐祸的感受就会更强烈。之后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到6岁时,孩子们会更愿意花钱去看一个反社会的玩偶被打,而不是买贴纸。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bjdp.12013)

(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17-0264-5)


图源:black and white obsessed



我们相信因果报应——认为世上受压迫的人都是罪有应得


在1966年的一项经典实验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Melvin Lerner)和卡罗琳·西蒙斯(Carolyn Simmons)首次证明了这种观念会带来不幸后果。在他们的实验中,一名女学员因问题回答错误而遭到电击惩罚,随后,其他女性受试者在听到她将会再次遭受电刑时,就会觉得她不那么讨人喜欢,不那么值得尊重,尤其当她们感到自己无力减小这种痛苦时,这些感觉就愈发强烈。从那时起,就有研究表明,我们情愿相信那些穷人、遭强奸的受害者、艾滋病患者和其他受难的人是因为命里应得才会遭受厄运,由此来维护我们对“世界本公正”的信念。推而广之,同样或类似的心理过程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潜意识里会对富人青睐有加。

(web.mit.edu/curhan/www/docs/Articles/biases/4_J_Personality_Social_Psychology_203_(Lerner).pdf)

(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1-4757-6418-5_12)


图源:Amigo



我们狭隘而教条


如果人很理性、开明,那么在纠正别人的错误观念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拿出相关事实来证伪。但是,1979年的一项经典研究表明,这个方法并没用——那些对死刑持强烈支持或反对意见的受试者,会完全忽略掉能削弱其观点的事实,实际上这时候他们对自己的最初观点非但没有动摇,反而还会加倍坚定自己的立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部分原因在于我们觉得和自身观点相对立的事实削弱了我们的自我认同感(sense of identity,具体指对自己的外表、观念、信仰、个性等特质的认同,这些特质造就了我们自己。——译者注)我们许多人在对事物的理解上过于自信,而且我们坚信自己的观点优于他人时,就会妨碍我们对相关知识作进一步求索,这百害而无一利。 

(psycnet.apa.org/record/1981-05421-001)

(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163853X.2015.1136507)


图源:Creative Boom/Adrian Caicedo



我们宁愿受电刑也不愿花时间在沉淀思想上


2014年一项颇具争议的研究显示,受试者中有67%的男性和25%的女性宁愿遭受不舒服的电击,也不愿花15分钟安静地冥想。

(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45/6192/75)


图源:The Ploughshares Blog



我们虚荣而自负


如果我们的非理性和教条主义能和些许谦卑和自知之明相结合,那可能还不至于太糟糕。但我们大多数人都很骄傲,会夸大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例如自己的驾驶技术、聪明才智和魅力。这种现象被称为“乌比冈湖效应【Lake Wobegon Effect,也称沃博艮湖效应,社会心理学上指人的一种高估自己实际水平的心理倾向。该词来源于盖瑞森·凯勒(Garrison Keillor)虚构的草原小镇。——译者注】——即乌比冈湖镇上“所有的女人都强壮,所有的男人都长得好看,所有的孩子的才智都在平均水平之上”。讽刺的是,我们当中技能最匮乏的人反而最易于过度自信【即所谓的“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种认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种虚幻的自我优越感,误以为自己比真实情况更加优秀。简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译者注】当涉及道德,比如我们在评价自己的原则性和公正性时——这种自我拔高似乎表现得最为极端甚至荒谬。事实上,即使是入狱的罪犯,他们也自以为比大多数人更善良、诚实、值得信赖。 

(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00103)

(www.ncbi.nlm.nih.gov/pubmed/10626367)

(www.ncbi.nlm.nih.gov/pubmed/24359153)


图源:Creative Boom/Adrian Caicedo



我们是道德上的伪君子


有些人总会第一个冲出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最大声地谴责他人的过错,对他们保持警惕是有好处的——道德说教者们自身很可能也有道德过错,但对自己的罪过却看得轻得多。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受试者在评价完全相同的自私行为时(具体是在两项实验任务中,选择更容易、更快做完的那一项),如果自己这么做,就不觉得有什么不公,但别人若这么做,就会觉得非常不公。


还有一种类似的现象,即“行动者-观察者不对称”(actor-observer asymmetry),研究者对此观察已久,它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倾向于把他人做的坏事比如出轨,归咎于其性格,而如果是我们自己做了,却归咎于环境。这些自私的双重标准甚至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人们普遍觉得世风日下——最近的研究表明,同样的无礼行为,陌生人做了,相比于我们自己或朋友做了,我们对前者的态度要严苛得多。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103108000553)

(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1973533.2017.1350578)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873069/)


图源:Creative Boom/Adrian Caicedo



我们都是潜在的恶魔


但凡参与过推特上口水战的人,都可以证明,社会媒体可能会放大人性的一些最糟糕的方面,部分原因在于网络去抑制效应【网络去抑制效应(online disinhibition effect),是人们在网络上交流时特有的现象。不同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人们在网络中感觉解放,变得更肆无忌惮,并且更倾向于无视各种社会约束或社交禁忌。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网络的匿名性(更精确的说法是“表面上看起来让人觉得保有隐私”)、躲在屏幕后带来的隐形感、抽离感。这些特性让人们在网络交流中产生一种自我中心的内心投射(一种用来弥补现实中自己的不足的心里防卫机制)、一个想像出来的自我形象(这个形象与现实中的自我不相符)以及变得忽略权威。——译者注】,以及匿名(网上很容易做到)会诱使我们行为不端。


虽然有调查表明,日常有施虐倾向的人(人群中这一比例高得吓人)也更易产生网络暴力,但去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心情不好、被他人虐待会使得自虐的可能性加倍。研究人员在CNN.com上研究读者讨论帖时发现,事实上,最初一些人的恶意攻击会导致负面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被封帖子的比例和帖子被封的用户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上升了”。

(www.liebertpub.com/doi/abs/10.1089/1094931041291295)

(journals.sagepub.com/doi/abs/10.1177/0956797613490749)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opy.12393)


图源:Gifer



我们偏爱那些有心理变态特质的低效领导者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Dan McAdams)近期得出结论称,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公然挑衅和侮辱对人有种“原始吸引力”,他那些“煽动性的推文”就像一只霸道雄性大猩猩的“权力表演”,“意在形成恐吓效果”。


如果麦克亚当斯这种评价没错,那么它也将符合一个更广泛的模式——心理变态特质在领导者中比普通人更常见。以纽约的金融领袖为例,调查发现他们在心理变态方面得分很高,且情商低于平均水平。今年夏天公布的一项元分析结论显示,更明显的心理变态特质和获得领导要位之间确实有着某种含蓄但关键的联系,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精神病态与领导力低下也有一定关联。

(www.jstor.org/stable/10.26613/esic.1.2.45#metadata_info_tab_contents)

(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27039686_Shall_We_Serve_the_Dark_Lords_A_Meta-Analytic_Review_of_Psychopathy_and_Leadership)


图源:THE CURRENT



我们被黑暗人格所吸引


我们不仅会选择有心理变态特质的人做领导,而且还有证据表明,无论男女都会被带有所谓“黑暗三性格”特质——自恋、精神变态和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指任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根据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总是偏爱成功操控他人行为的个体,这种不断进化以适应社会互动的能力是不考虑互动是合作性的还是剥削性的;第二层涵义就是特指非合作的剥削性行为,其涵义源自管理和领导力的“黑暗面”。——译者注】 ——的人所吸引,至少短期来看是如此。也正因为这样,这些黑暗特质才会经久不衰地继续传播。


一项研究发现,当男人被贴上自私、控制欲强、冷漠无情等标签时,他对女性的吸引力会增强。有一种理论认为,黑暗特质意味着拥有自信、愿意承担风险等良好的“配偶品质”。但这和我们人类的未来有什么关系呢?可能的确有关系——另一篇2016年的论文发现,那些更容易被自恋男外表所吸引的女性,往往会生更多的孩子。 

(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146167213483580)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per.2040)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1886913012245)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90513816300010)


但是不要太沮丧——我们中有些人已成功克服了人类天性中的一些低劣本能,这是以上种种发现都没有提及的。实际上,只有承认并去了解我们的缺点,我们才更能成功地克服它们,从而去陶冶我们本性中更好的方面。






往期文章: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

微博:利维坦行星

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联系:微信号 liweitan2018

点击小程序,或阅读原文进店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